史老师个人主页
 
                          


A. 第一作者论文  


1、 史培军,虞立红,张素娟. 国内外自然灾害研究综述及我国近期对策.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89(3):163-172.

2、 史培军. 论九十年代灾害学. 地理新论, 1990(1):79-84.

3、 史培军. 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南京大学学报, 1991(专刊):37-42.

4、 史培军. 加强农业保险中的科学技术应用, 保险研究, 1991(6):28-30.

5、 史培军,顾朝林,陈田. 1991年淮河流域洪涝灾情分析, 地理学报, 1992(5):385-393.

6、 史培军. 环境风险管理及其应用, 管理世界, 1993(4):12-15.

7、 史培军. 美国减灾考察报告, 中国减灾, 1993(3):49-53.

8、 史培军. 地理科学的发展及减灾研究与《21世纪议程》, 地理学报, 1993,(1):92-99.

9、 史培军. 论我国减灾科学技术与减灾的发展, 中国减灾, 1994,4(1):19-22.

10、史培军. 中国自然灾害,减灾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学报, 1995,10(3):267-278.

11、史培军, 潘耀忠,湖涛. 晋陕蒙接壤地区环境演变及环境动态监测研究, 自然资源, 1995(5):40-45.

12、史培军, 王平. 三种反映区域自然灾害数据的相对精度检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4):532-535.

13、史培军. 防灾减灾技术考察报告, 国际学术动态, 1996(6).

14、史培军. 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自然灾害学报, 1996,5(4):6-17.

15、史培军,苏筠周武光. 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机理(一), 自然灾害学报, 1998,8(1):1-8.

16、史培军,周武光方伟华. 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机理(二), 自然灾害学报, 1999,8(3):22-29.

17、史培军,严平,高尚玉. 我国沙尘暴灾害及其研究进展与展望, 自然灾害学报, 2000,9(3):71-77.

18、史培军,张宏,王平,周武光. 我国 沙区防沙治沙的区域模式, 自然灾害学报, 2000,9(3):1-7.

19、史培军,严平,袁艺. 中国北方风沙活动的驱动力分析. 第四纪研究, 2001,21(1):41-47.

20、史培军. 三论灾害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自然灾害学报, 2002,11(3):1-9.

21、史培军,王静爱,周俊华,丁燕,葛怡,王瑛,杨明川. 中国水灾风险综合管理-平衡大都市区水灾致灾强度与脆弱性.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4): 1-7.

22、史培军,聂文东,田玉刚,葛怡,刘婧,郑璟,叶涛,卓莉. 低湿地区域土地利用格局,过程与洪水灾害形成机制.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4(增刊): 12-21.  

23、史培军,邹铭,李保俊,周俊华,王瑛. 从区域安全建设到风险管理体系的形成—从第一届世界风险大会看灾害与风险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向. 地球科学进展, 2005,20卷,2期,173-179.

24、史培军,李保俊,叶涛,王瑛. 我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战略调整(整理中……). 自然灾害学报, 2005,14(3):1-21.

25、史培军,郭卫平,李保俊,郑璟,叶涛,王瑛,刘婧. 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从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看中国减灾战略的调整. 自然灾害学报, 2005,(3):1-7.

26、史培军,黄崇福,叶涛,陈晋,周俊华,郑璟. 建立中国综合风险管理体系2005年02期.中国减灾, 2005,(2):34-36.

27、史培军,黄崇福,叶涛,陈晋,周俊华,郑璟. 建立中国综合风险管理体系2005年01期.中国减灾, 2005,(1):37-39.

28、史培军. 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自然灾害学报, 2005,(6):1-7.

29、史培军,王静爱,陈婧,叶涛,周洪建. 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 地理学报, 2006,(2):115-126.

30、史培军,杜鹃,冀萌新,刘婧,王静爱. 中国城市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英文). 地球科学进展, 2006,(2):170-177.

31、史培军,叶涛,王静爱,邹铭,何飞. 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130-136.

32、史培军,刘婧.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与应急管理对策. 城市与减灾, 2006,(6):2-6.

33、史培军,杜鹃,叶涛,郑璟,冀萌新. 加强综合灾害风险研究,提高迎对灾害风险能力——从第6届国际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论坛看我国的综合减灾. 自然灾害学报, 2006,(5):1-6.

34、史培军,李宁,刘婧,杨慧娟,宋培国. 探索发展与减灾协调之路——从2006年达沃斯国际减灾会议看中国发展与减灾协调对策.自然灾害学报, 2006,(6):1-8.

35、史培军,邵利铎,赵智国,黄庆旭. 论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模式-寻求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性对策. 地学前缘, 2007,6(14):43-53.

36、史培军. 建立巨灾风险防范体系刻不容缓. 求是, 2008,8:47-49.

37、史培军. 从南方冰雪灾害成因看巨灾防范对策. 中国减灾, 2008,2:12-15.

38、史培军. 创新制度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瞭望, 2008,(10):112.

39、史培军. 应加强全民对灾害的常规应急能力建设. 科技导报, 2008,(10):10.

40、史培军. 制定国家综合减灾战略 提高巨灾风险防范能力. 自然灾害学报, 2008,(1):1-8.

41、史培军,邵利铎,赵智国,方伟华. 中国大型企业综合风险管理战略与模式. 自然灾害学报, 2008,(01):9-14.

42、史培军,李长安,邹民生,乐嘉春. 构建预防救助综合体系应对巨灾风险. 财会研究, 2008,(10):22-24.

43、史培军,唐迪,方伟华,徐伟,董文杰,陈波. 从应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巨灾看我国巨灾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保险研究, 2008,(5):20-27.

44、史培军, 五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自然灾害学报, 2009,18(5):01-09..

45、史培军,李宁,叶谦,董文杰,韩国义,方伟华. 全球环境变化与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2009,24(4):428-435.

46、史培军. 对“区域灾害系统”本质的新认识. 地理科学, 2011,05:1.

47、史培军,王静爱,徐伟,帅嘉冰,吕莉丽,孔锋,史秦青. 灾害链的形成机理、过程与风险评估体系. 2012年灾害风险会议(瑞士,达沃斯), 2011,05:1.

48、史培军,汪明,胡小兵. 发展灾害系统风险评估模型. 2012年第38届自然灾害中心年会会议论文摘要(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2012.

49、史培军,李宁,王静爱,汤秋鸿,杨建奇,汪明,于德永,杨赛霓. 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及其适应性范式研究. 2012年第三届IDRiM会议大会报告(中国,北京), 2012.09

50、史培军,汪明,叶涛,胡小兵,王静爱. 综合风险防范的凝聚力模型. 2012年第三届IDRiM会议摘要(中国,北京), 2012.09

51、史培军. 从应对巨灾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中国减灾, 2012,(11):12-14.

52、史培军. 灾害风险科学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学会, 2012,10:22-24.

53、史培军,张欢. 中国应对巨灾的机制——汶川地震的经验.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96-113+160.

54、史培军. 论政府在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基于中国的实践与探讨中国减灾,2013,11:11-14.

55、史培军. 中国综合减灾25年:回顾与展望中国减灾,2014,09:32-35.

56、史培军,李曼. 巨灾风险转移新模式中国金融,2014,05:48-49.

57、史培军,孔锋,叶谦,汪明,刘凯. 灾害风险科学发展与科技减灾地球科学进展,2014,29(11):1205-1211.

58、史培军,汪明,胡小兵,叶涛. 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风险防范的凝聚力模式地理学报,2014,69(6):863-876.

59、史培军,孔锋,方佳毅. 中国年代际暴雨时空变化格局地理科学,2014,34(11):1281-1290.

60、史培军孙劭,汪明,李宁,王静爱,金赟赟,顾孝天,尹卫霞. 中国气候变化区划(1961~2010年)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2014,44(10):2294-2306.

61、史培军,袁艺 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评估地理科学进展,2014,33(9):1145-1151.

62、史培军,吕丽莉,汪明,王静爱,陈文方. 灾害系统:灾害群、灾害链、灾害遭遇.自然灾害学报,2014,23(06):1-12.  

63、史培军.仙台框架未来15年世界减灾指导性文件.中国减灾, 2015(4):30-33.

64、史培军, 张钢锋, 孔锋, 中国1961-2012年风速变化区划.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5, 11(06):387-394.

65、史培军, 孔锋.1951_2010年中国年代际累积暴雨时空格局变化的相关因素研究 地理科学2016,36(10)1457-1465.

66、史培军 急需培养综合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人才中国气象报,201661日第001.

67、史培军, 王爱慧, 孙福宝, 等. 全球变化人口经济系统风险形成机制评估研究.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1(8).

68、史培军 我国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回顾展望, 中国减灾, 2016.

69、史培军, 应卓蓉, 中国气象灾害宏观经济增长影响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52(6),747-753.

70、史培军, 王季薇, 张钢锋等,透视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区划研究地理研究2016,36(8).1401-1414.

71、史培军. 全面提高设防水平与能力 综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科技导报, 2017,35(16), 11.

72、史培军. 推进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体会.中国减灾. 2017, 2.24-26.

73、史培军. 新时代  新举措——加快综合减灾学科、科技与科普体系的建立. 中国减灾, 2018, (01):28-31.

74、史培军, 陈彦强, 张安宇, 等. 青藏高原大气氧含量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分析. 科学通报, 2019, 64(07):715-724.

75、史培军, 宋长青, 程昌秀. 地理协同论——从理解“人—地关系”到设计“人—地协同”. 地理学报, 2019, 74(01):3-15.

76、史培军, 杨文涛. 山区孕灾环境下地震和极端天气气候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0, 16(04):405-414.

77、史培军,陈彦强,马恒等.再论青藏高原近地表大气相对氧含量影响因素的贡献率.科学通报,2021,66(31):4028-4035.

78、史培军,刘连友.北京师范大学灾害风险科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8(03):458-464.




B. 合作论文  


1、 虞立红,史培军. 中国自然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89(增刊):65-71.

2、 张兰生,史培军,方修琦.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灾情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0(3):94-100.

3、 顾朝林,陈田,史培军. 1991年苏皖城市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地理学报, 1992(4):290-301.

4、 梁旭,史培军,郝廷青. 宁夏自然灾害及灾情分析. 灾害学, 1993(3):55-59.

5、 黄崇福,史培军,张远明.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一级模型. 自然灾害学报, 1994(1):3-8.

6、 黄崇福,史培军.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二级模型. 自然灾害学报, 1994(2):22-27.

7、 王静爱,史培军,朱骊. 中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的区域分异. 地理学报, 1994(1):17-24.

8、 仪垂祥,史培军. 熵产生和自然灾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2):276-280.

9、 林海,史培军. 当前世界减灾科技的现状与发展趋向. 地球科学进展, 1994,9(6):41-48.

10、仪垂祥,史培军. 自然灾害系统模型-I:理论部分. 自然灾害学报, 1995(4):6-8.

11、王静爱,史培军,朱骊等. 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21-126.

12、王静爱,史培军,朱骊等. 中国沿海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3):403-410.

13、王静爱,史培军,王平等. 1949-1990年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1996(1):1-7.

14、黄军旗,史培军. 饱气带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单井萃提的理论模型及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4):527-531.

15、王静爱,史培军,王平. 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异综合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4):536-541.

16、黄崇福,史培军. 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 自然灾害学报, 1995(2):30-37.

17、王静爱,史培军,赵雪蕾. 近五年中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1997(3):10-15.

18、高尚玉,史培军,哈斯. 我国北方风沙灾害加剧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 自然灾害学报, 2000,9(3):31-37.

19、王静爱,徐伟,史培军,武双情,股萧鹤,温庆可. 2000年,中国风沙灾害的时空格局与脆弱性评价. 自然灾害学报, 2001,10(4):1-7

20、罗敬宁,范一大,史培军,陆文杰,周俊华. 多源遥感数据沙尘暴强度监测的信息可比方法,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12(2): 28-34

21、王静爱,史培军,王瑛,杨明川,苏筠, 李宁. 基于灾害系统理论的《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编制, 自然灾害学报, 2003,12(4):1-8.

22、潘耀忠,范一大,史培军,顾晓鹤. 近50年来中国沙尘暴空间分异格局及季相分布——初步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03,12(1):1-8.

23、邹学勇,刘玉珍,张春来,董光荣,刘连友,高尚玉,史培军,严平,哈斯. 西藏八一镇-邛多江公路沙害成因与治理. 自然灾害学报, 2004, 13(6):15-24.

24、范一大,史培军,周俊华,冀萌新. 近50年来中国沙尘暴变化趋势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05,14(3):22-28。

25、李宁,顾卫,史培军,杜子璇. 沙尘暴评估中土壤含水量概率分布模型研究——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例. 自然灾害学报, 2005,(2):10-15.

26、王静爱,史培军,王瑛,李保俊,杨春燕,易湘生,王珏. 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编制. 自然灾害学报, 2005,(6):42-46.

27、韩同林,林景星,王永,郑柏峪,宋怀龙,刘江永,蒋高明,史培军,张静. 京津地区“沙尘暴”的性质和治理——以北京2006年4月16日的尘暴为例. 地质通报, 2007,(2):117-127.

28、范一大,史培军,周涛,李仪. 中国北方沙尘灾害影响因子分析. 地球科学进展, 2007,22(04):350-356.

29、范一大,史培军,李素菊. 沙尘灾害遥感监测方法研究与比较. 自然灾害学报, 2007,16(5):160-165.

30、刘吉夫,陈颙,史培军.陈晋. 中国大陆地震风险分析模型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4(5):520-523.

31、徐伟,冈田宪夫,徐小黎,史培军.基于营养系统的灾害避难所规划的概念模型. 灾害学, 2008,4(23):59-65.

32、岳耀杰,王静爱,易湘生,史培军,邹学勇,张峰. 中国北方沙区城市风沙灾害危险度评价——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模型的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08,(1):15-20.

33、葛怡,刘婧,李凤英,史培军. 参保企业转移脆弱性的评估方法研究——以长沙地区为例. 自然灾害学报, 2008,(01):81-85.

34、闫峰,史培军,武建军,王艳姣,李春强. 基于MODIS-EVI数据的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特征. 生态学报, 2008,(09):4381-4387.

35、郑璟,方伟华,史培军,卓莉.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_以深圳市布吉河流域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09,24(9):1560-1572.

36、李宁,张鹏,胡爱军,刘雪琴,崔维佳,孟志强,史培军. 从风险认知到风险数量化分类. 地球科学进展, 2009,24(01):42-48.

37、胡爱军,李宁,史培军,郭海峰,赵晗萍,尹新怀. 极端天气事件导致基础设施破坏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经济地理, 2009,29(4):529-532.

38、刘吉夫,陈颙,史培军,陈晋. 中国大陆地震风险分析模型研究(2):生命易损性模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5(4):404-407.

39、陈军,史培军,王东华,赵勇,王静爱,刘连友,戴昌礼,曾文军. 汶川地震灾害地图集编制工程. 中国工程科学, 2009,(08):24-29.

40、范一大,史培军,刘三超. 我国北方沙尘暴与植被覆盖度关系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10,(06) :1-7.

41、史秦青,史培军,王静爱. 发展绿色经济与防范巨灾风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134-141 .

42、刘吉夫,史培军,范一大,张垲铭.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灾害特点与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630-633 .

43、徐国栋,史培军,周锡元. 基于功率谱的三参量人工地震动合成. 建筑结构学报, 2010,(09):1-9 .

44、葛怡,史培军,徐伟,刘婧,钱瑜,陈磊. 恢复力研究的新进展与评述. 灾害学, 2010,(03):191-124 .

45、徐国栋,史培军,周锡元. 基于目标功率谱和包线的地震动合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0,(02): 1-9.

46、辜智慧,史培军,陈晋,葛怡. 基于植被-气候最大响应模型的草地退化评价. 自然灾害学报, 2010,(01):13-20 .

47、徐国栋,史培军,周锡元. 基于目标反应谱和包线的地震动合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0,(01): 1-9.

48、葛怡,史培军,李杨; 钱瑜,徐唐. 中国技术灾害的时序变化与区域差异. 自然灾害学报, 2010,(01)147-151 .

49、徐国栋,袁艺,方伟华,史培军. 玉树7.1级地震震后损失快速评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1,(01) :114-123.

50、宛文博,葛怡,毕军,史培军. 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基于文献调查的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10,(04):17-22 .

51、葛怡,史培军,周忻,辜智慧,陈磊,钱瑜,刘婧,徐伟. 水灾恢复力评估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197-202.

52、王佳津,孟耀斌,张朝,史培军. 云南省Palmer旱度模式的建立——2010年干旱灾害特征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12,21(1):190-197.

53、张卫星,史培军,周洪建. 巨灾定义与划分标准研究——基于近年来全球典型灾害案例的分析. 灾害学,2013,01:15-22.

54、赵安周,朱秀芳,史培军,潘耀忠. 国内外城市化水文效应研究综述. 水文, 2013,33(05):16-22 .

55、高晨雪,汪明,叶涛,史培军. 种植行为及保险决策在不同收入结构农户间的差异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 2013,(10):46-55 .

56、杜鹃,汪明,史培军. 基于历史事件的暴雨洪涝灾害损失概率风险评估——以湖南省为例.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4,22(5):916-927 .

57、胡小兵,史培军,汪明,叶涛,LEESON Mark S. 凝聚度——描述与测度社会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的一种新特性.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 ,2014,44(11):1467-1481.

58、王品,魏星,张朝,陈一,宋骁,史培军,陶福禄. 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的研究进展. 资源科学, 2014,36(11):2316-2326.

59、余瀚,王静爱,柴玫,史培军. 灾害链灾情累积放大研究方法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14,33(11):1498-1511 .

60、朱秀芳,李宜展,潘耀忠,史培军. AquaCrop作物模型研究和应用进展.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8):270-278.

61、易沵泺, 王季薇, 王铸,草原牧区雪灾天气指数保险设计保险研究——以内蒙古东部地区为例, 2015(5):69-77.

62、林德根, 郭浩, 王静爱. 近50年来浙江宁波地区高温期水热变化研究以宁波市鄞州站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176-183.

63、魏星, 王品, 张朝. 温度三区间理论评价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影响自然资源学报, 2015(03):470-479.

64、叶涛, 吴吉东, 王尧,多年期森林火灾保险产品设计研究 ——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保险研究, 2016(02):87-98.

65、王然, 连芳, 余瀚,基于孕灾环境的全球台风灾害链分类与区域特征分析.地理研究, 2016(05).

66、胡爱军, 李春华,史培军.气象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内涵、发生机理与评估方法.气象科技进展, 2016, 6(3),34-40.

67、杨会民,王静爱,邹学勇,史培军.风水复合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中国沙漠,2016,36(4),962-971

68、张正浩,张强,史培军,基于Copula的东流域丰枯遭遇及洪水频率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5(6),10-18..

69、王然、连芳、余瀚等,基于孕灾环境的全球台风灾害链分类与区域特征分析地理研究2016,35(5)836-850

70、孔锋、刘凡、吕莉丽等.1961-2010年中国大尺度区域暴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26(4).631-640.

71、李懿珈,叶涛,王尧等,湖南省水稻气象灾害多致灾因子时空特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2,53(1),99-105.

72、杨沛羽,张强,史培军等.黄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63(4),368-376.

73、李航,胡小兵,郭晓梅等 空间脆弱性与传统网络属性的关系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7,14(1),1-8.

74、孔锋、史培军、方建等,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时空控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和展望灾害学,2017,32(2),165-174.

75、王瑛、林齐根、史培军等.中国地质灾害伤亡事件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地理学报,2017,72(5),906-917.

76、孔锋、方建、吕丽莉等.中国短历时和长历时暴雨对总暴雨贡献的空间差异性研究(1961-2015)干旱区地理,2017,40(2),293-303.

77、郑江禹,张强,史培军等.珠江流域多尺度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地理科学,2017,37(2).283-291.

78、范科科, 张强, 史培军, 等. 基于卫星遥感和再分析数据的青藏高原土壤湿度数据评估. 地理学报, 2018, 73(09):1778-1791.

79、李华贞, 张强, 顾西辉, 史培军. 降水与农业种植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影响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08):1402-1415.

80、孙玉燕, 孙鹏, 姚蕊, 张强, 史培军, 等. 淮河流域枯水流量演变特征、成因与影响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04):543-552.

81、程昌秀, 史培军, 宋长青, 等. 地理大数据为地理复杂性研究提供新机遇. 地理学报, 2018, 73(08):1397-1406.

82、宋长青, 程昌秀, 史培军. 新时代地理复杂性的内涵. 地理学报, 2018, 73(07):1204-1213.

83、孔锋, 王一飞, 吕丽莉, 史培军. 北京“7·21”特大暴雨洪涝特征与成因及对策建议. 人民长江, 2018, 49(S1):15-19.

84、孔锋, 史培军, 吕丽莉, 等. 全球陆地暴雨时空格局变化的自然和人文影响因素研究(1981—2010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02):208-216.

85、黄庆忠, 张强, 李勤, 史培军, 等. 基于SPEI的季节性干湿变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自然灾害学报, 2018, 27(02):130-140.

86、孔锋, 王一飞, 吕丽莉, 方佳毅, 史培军. 近百年来全球、大洲和区域尺度降雨时空变化诊断(1900-2010). 灾害学, 2018, 33(01):81-88+95.

87、李勤, 张强, 黄庆忠, 史培军. 中国气象农业非参数化综合干旱监测及其适用性. 地理学报, 2018, 73(01):67-80.

88、孔锋, 王一飞, 吕丽莉, 孟永昌, 史培军. 互联互通背景下巨灾对经济影响的全球性和复杂性的进展与展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2(06):871-882.

89、栾一博, 曹桂英, 史培军. 中非农产品贸易强度及其国际地位演变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 2019, 28(04):35-43.

90、温庆志, 孙鹏, 张强, 刘嘉敏, 史培军.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农业干旱监测模型构建及应用. 生态学报, 2019, 39(20):7757-7770.

91、方佳毅, 史培军.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岸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05):625-636.

92、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总体组, 史培军, 汪明, 廖永丰. 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一)  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背景. 中国减灾, 2020, (01):42-45.

93、叶涛, 牟青洋, 史培军. 编制全国农业保险区划  支撑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20, (04):1-16.

94、张杰, 史培军, 杨静, 龚道溢. 北京地区景观城市化进程对暴雨过程的影响——以“7·21”暴雨为例. 地理学报, 2020, 75(01):113-125.

95、李颖, 杜鹃, 史培军. 浅议英文学术期刊对引导建立学术规范的作用——以《国际灾害风险科学学报》(英文版)办刊实践为例. 传播与版权, 2019, (01):30-32.

96、汪明,李志雄,史培军.全面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着力提升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能力.中国减灾,2021(09):18-21.

97、叶涛,陈说,刘苇航等.全国主粮作物减产风险评估与保险费率厘定研究.保险研究,2021(02):3-16.

98、姜璐,汪明,史培军.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增强自然灾害抗御能力.社会治理,2021(10):35-40.

99、普昊琛,陈波,肖瑶等.藏东南地区汛前洪水孕灾环境实测数据集汇编与分析.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2022,6(01):93-100+252-259.

100、刘苇航,叶涛,史培军等.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风险的影响研究进展.自然灾害学报,2022,31(04):1-11.







C. 学生论文

1、 潘耀忠,史培军. 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基本单元研究-I :理论部分. 自然灾害学报, 1997(4):3-11.

2、 潘耀忠,史培军,刘慧平,黄崇福,刘新立,周武光,延昊. 面向保险业的大面积自然灾害防灾核损信息系统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1997(01):3-9. 灾害保险赔案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 自然灾害学报, 1998,8(3):19-25.

3、 周武光,史培军,柏奎盛,聂文东.

4、 周武光,史培军. 洪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与中国洪水风险管理模式初步探讨. 自然灾害学报, 1999,8(4):62-72.

5、 周武光,史培军,方伟华. 家户 、土地对洪涝灾害的经济响应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00,9(1):13-18.

6、 刘新立,史培军. 空间不完备信息条件下的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学报, 2000,9(1):26-32.

7、 王平,史培军.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 自然灾害学报, 2000,9(4):16-23.

8、 方伟华,史培军,王静爱. 洪涝灾害灾情时间变化特性分析──以中国1736~1911年主要大江大河流域变化序列分析为例. 自然灾害学报, 2000,(02):39-44. 青藏铁路客城区段风沙流特点及沙害防治措施的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01,10(1):30-36.

9、 于云江,史培军,鲁春霞。青藏铁路客城区段风沙流特点及沙害防治措施的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10(01):30-36.

10、 周武光,史培军. 我国洪泛区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2):110-117.

11、 袁艺,史培军. 土地利用对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影 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37(1):131-136

12、 周俊华,史培军,方伟华. 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37(3):409-414.

13、 刘新立,史培军. 区域水灾风险评估模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自然灾害学报, 2001,10(2):66-72.

14、 于云江,史培军,贺丽萍,刘家琼. 风沙流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2002,17(2):262-267.

15、 丁燕,史培军. 台风灾害的模糊风险评估模型. 自然灾害学报, 2002,11(1):34-43.

16、 邹铭,史培军,周武光,周俊华. 中国洪水灾后恢复重建行动与理论探讨. 自然灾害学报, 2002,11(2):25-30.

17、 周俊华,史培军,陈学文. 1949~1999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时空分异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02,11(3):44-49.

18、 范一大,史培军,王秀山,潘耀忠. 中国北方典型沙尘暴的遥感分析. 地球科学进展, 2002,17(2):289-294.

19、 于云江,史培军,鲁春霞,刘家琼. 不同风沙条件对几种植物生态生理特征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 2003,27(1):53-58.

20、 范一大,史培军,罗敬宁. 沙尘暴卫星遥感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2003,18(3): 367-373.

21、 葛怡,史培军,周俊华,邹铭.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上海市水灾灾情模拟,自然灾害学报, 2003,12(3):25-30.

22、 袁艺,史培军,刘颖慧 等,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洪涝灾害影响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3,12(3):6-13.

23、 徐伟,王静爱,史培军, 周俊华. 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 自然灾害学报, 2004,13(1):9-15.

24、 周俊华,史培军,范一大,徐伟.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风险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04,13(3):146-151.

25、 邹铭,李保俊,王静爱,杨春燕,徐伟,史培军. 中国救灾物资代储点优化布局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04,13(4):135-139.  

26、 王瑛,史培军,王静爱. 中国农村地震灾害特点及减灾对策. 自然灾害学报, 2005,(1):82-89.

27、 王瑛,史培军,王静爱. 云南省农村乡镇地震灾害房屋损失评估. 地震学报, 2005,(5):551-560.

28、 葛怡,史培军,刘婧,叶涛. 中国水灾社会脆弱性评估方法的改进与应用——以长沙地区为例. 自然灾害学报, 2005,(6):54-58.

29、 叶涛,郭卫平,史培军. 1990 年以来中国海洋灾害系统风险特征分析及其综合风险管理. 自然灾害学报, 2005,(6):65-70.

30、 蒲秋,杜鹃,史培军. “深圳—巴彦浩特”地理样带土地利用与水旱灾害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05,(6):71-76.

31、 王瑛,史培军,王静爱,叶涛. 地震灾害对中国农村居民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省大姚县为例. 自然灾害学报, 2005,(6):110-115.

32、 刘婧,史培军,葛怡,王静爱,吕红峰. 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 地球科学进展, 2006,(2):211-218.

33、 李春华,李宁,史培军. 基于Elman神经网络模型的我国农业受灾面积预测研究. 灾害学, 2006,(3):1-4.

34、 范一大,史培军,朱爱军,冀萌新,关妍. 中国北方沙尘暴与气候因素关系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06,(5):12-18.

35、 葛怡,刘婧,史培军. 家户水灾社会脆弱性的评估方法研究——以长沙地区为例. 自然灾害学报, 2006,(6):33-37.

36、 杜鹃,何飞,史培军. 湘江流域洪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 自然灾害学报, 2006,(6):38-44.

37、 陈波,方伟华,何飞,程鸿,邓运员,史培军. 湖南省湘江流域2006年“7·15”暴雨-洪水巨灾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06,(6):50-55.

38、 刘婧,方伟华,葛怡,王静爱,芦星月,史培军. 区域水灾恢复力及水灾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南省洞庭湖区为例. 自然灾害学报, 2006,(6):56-61.

39、 于长水,王静爱,史培军,潘东华. 沙尘暴中的能量反馈. 灾害学, 2008,4(23):1-5.

40、 杨曦, 何婷婷,史培军, 周涛. 社区大气环境质量调查方法与风险响应对策——基于GIS的深圳市案例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08,(01):54-61.

41、 周美琴,周涛,史培军.“深圳—巴颜浩特”地理样带气象灾害损失——自然与人文因素影响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08,(01):62-68.

42、 何飞,赵智国,陈波,史培军,方伟华. “碧丽斯”和“圣帕”在湘江流域引发的巨灾对比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08,(01):69-74.

43、 陈波,方伟华, 何飞,史培军. 湘江流域洪涝灾害与降水的关系. 自然灾害学报, 2008,(01):92-96.

44、 周洪建,王静爱,史培军,潘东华,高路,贾慧聪. 深圳市1980-2005年河网变化对水灾的影响. 自然灾害学报, 2008,(01):97-103.

45、 王志强,方伟华,史培军,何飞,徐宏. 基于自然脆弱性的中国典型小麦旱灾风险评价. 干旱区研究, 2010,(01):6-12 .

46、 陈文方,徐伟,史培军. 长三角地区台风灾害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学, 2011,(04):77-84 .

47、 杜鹃,徐伟,赵智国,陈波,何飞,史培军. 湘江流域近30年径流量与水位的长期变化规律研究.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1,(06):369-379.

48、 方建,徐伟,史培军. 台风灾害快速评估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47(05):517-521.

49、 杨文涛,汪明,史培军. 两类地震风险评估模型的对比与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47(05):508-512.

50、 孙劭,苏洁,史培军. 2010年渤海海冰灾害特征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12,20(06):87-93.

51、 辜智慧,徐伟,葛怡,史培军 基于城市用地单元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概念模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22(4):110-115.

52、 帅嘉冰,徐伟,史培军 长三角地区台风灾害链特征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12,21(3):36-42.

53、 叶涛,聂建亮,武斌霞,李曼,史培军 基于产量统计模型的农作物保险定价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 2012,45(12):2544-2551.

54、 陈文方,方建,徐伟, 史培军,聂建亮. 长三角地区台风危险性定量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1:01-08.

55、 周美琴,叶涛,史培军,聂文东. 我国种植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由设计到实践的挑战——以湖南省为例 .农业经济问题, 2012,02:44-50.

56、 孙劭,史培军渤海和黄海北部地区海冰灾害风险评估.自然灾害学报, 2012,21(4):8-13.

57、 杨文涛,汪明,史培军. 利用NDVI时间序列识别汶川地震滑坡的分布.遥感信息, 2012,06:45-48+56.

58、 周美琴,宁松,聂文东,赵智国,史培军. 基于农户视角的政策性种植业保险调研报告——以湖南省566户调查数据为例.灾害学, 2012,04:103-106+113.

59、 聂建亮,叶涛,王俊,史培军. 基于双尺度产量统计模型的农作物多灾种产量险费率厘定研究 .保险研究,2012,10:47-55.

60、 张卫星,史培军,周洪建. 巨灾定义与划分标准研究——基于近年来全球典型灾害案例的分析.灾害学,2013,01:15-22.

61、 武宾霞,宋昕沂,叶涛,史培军,李曼. 论政府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优化.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3,05:34-36.

62、 李曼,武宾霞,叶涛,史培军. 中国民政救灾资金年度需求分析.灾害学, 2013,01:153-159.

63、 李梦婕,汪明,史培军. 湖南暴雨洪涝灾害损失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8,50(4):429-434

64、 方建,杜鹃,徐伟,史培军,孔锋. 气候变化对洪水灾害影响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14,29(9):1087-1093.

65、 吕丽莉,史培军. 中美应对巨灾功能体系比较——以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与2005 年卡特里娜飓风应对为例.灾害学,2014,4429(03):206 - 213.

66、孔锋, 方佳毅, 刘凡,等. 1951-2012年中国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格局?.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404-411.

67、杨文涛, 汪明, 史培军,. 基于地形因子分割、分类的面向对象滑坡快速识别方法?. 自然灾害学报,2015、(04):1-6

68、孟永昌, 王铸, 吴吉东,. 巨灾影响的全球性:以东日本大地震的经济影响为例?. 自然灾害学报, 2015 (06):1-8.

69、方建, 李梦婕, 王静爱,. 全球暴雨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制图.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1):1-8.

70、李曼, 邹振华, 史培军,. 世界地震灾害风险评价.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5):1-11.

71、方佳毅, 陈文方, 孔锋,. 中国沿海地区社会脆弱性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3):280-286

72、李曼, 叶涛, 史培军.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分散工具对比研究——基于保险、彩票与捐赠的分析与展望. 保险研究,2016(01):3-14 .

73、孔锋, 王铸, 刘凡,. 全球、大洲、区域尺度暴雨时空格局变化(1981—2010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228-234 .

74、王季薇,王俊,叶涛,刘婧,张兴明,史培军,区域种植业自然灾害保险综合区划研究——以湖南省晚稻为例,自然灾害灾害学报.2016,25(3),1-10.

75、刘凡、陈波、史培军. DEM水平分辨率越高提取的河长越准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052(5).610-615.

76、孟永昌、杨赛霓、史培军等,全球贸易影响评估灾害学201631(4).49-53.

77、王季薇,王俊,叶涛等,区域种植业自然灾害保险综合区划研究_以湖南省晚稻为例自然灾害学报201625(3).1-10.

78、李曼,叶涛、史培军,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分散工具对比研究--基于保险_彩票与捐赠的分析与展望保险研究2016年第1.

79、张杰、彭丽霞、史培军,区域性暴雨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对比研究—以北京2012年7月21日暴雨为例灾害学,201732(3)191-196.

80、胡畔, 陈波, 史培军, 等. 一种基于县城中心的汇流时间计算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54(06):781-789.

81、韩钦梅, 吕建军, 史培军. 湖北省暴雨人口暴露时空特征与贡献率研究. 灾害学, 2018, 33(04):191-196.

82、何研, 方建, 史培军. 湖北省暴雨经济暴露时空变化及贡献率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18, 27(03):110-118.

83、刘甜, 方建, 马恒, 史培军. 全球陆地气候气象及水文灾害死亡人口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1965-2016年). 自然灾害学报, 2019, 28(03):8-16.

84、井源源, 方建, 史培军.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湖北省极端降水的人口暴露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05):700-709.

85、李翊尘, 史培军. 基于DSSAT模型的河套平原春小麦灌溉方案优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05):728-739.

86、马恒, 刘甜, 牟翠翠, 史培军. 1987—2016年全球陆地气候气象及水文类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时空特征及贡献率分析. 地理科学, 2020, 40(07):1171-1180.

87、胡小康,史培军.1970—2019年全球陆地破坏性地震人员伤亡时空特征及其贡献率分析.灾害学,2021,36(04):163-167+174.

88、马恒,张钢锋,史培军.畜牧业雪灾致灾成害过程和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21,40(12):2116-2129.

89、杨雯倩,史培军,张钢锋等.西安高温热害人口暴露量及其受灾指数预估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22,31(01):29-39.

90、胡金鹏,金明,史培军.不同灌溉水平下陇东冬小麦干旱脆弱性评估.灾害学,2022,37(04):178-183.















史老师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