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文|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实验室新闻» 新闻快讯
德国科隆大学Andreas Rechkemmer博士来室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09-12-24  

2009年12月21日上午,应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邀,德国科隆大学Andreas Rechkemmer博士在艺术楼101室为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作了题为《哥本哈根会议后,如何构建一个新的全球气候制度?》(After Copenhagen - Elements for a new global climate regime)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综合风险管理研究所所长汪明副教授主持,实验室主任史培军教授、副主任董文杰教授出席了报告会,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各院系师生和校外公司代表共60余人到场聆听。
讲座现场
 Andreas Rechkemmer博士是德国科隆大学教授,获国际关系博士学位,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前执行理事,德国波恩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UNCCD)高级科学顾问,瑞士达沃斯全球风险论坛科学和政策高级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主要在全球环境治理、风险、人类安全、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知识与社会学习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
报告一开始,Andreas博士向听众们展示了两幅截然不同的夜景——在美国宇航局的卫星图片中,灯火通明的欧洲与几乎漆黑一片的非洲形成的强烈反差恰恰揭示了当代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全球变暖速度加剧、冰川大量消融、海平面随之上升、极端天气事件愈演愈烈。同时,在国家间存在着力量与利益的博弈,在气候变化面前各国面临着不同的风险,不平衡性再次突显。
Andreas 教授
Andreas博士指出,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已经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两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性文件,其中《京都议定书》规定签署国需要在2012年之前将全球的碳排量降低5.2%,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美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发达国家并不在签署国之列。然而世界格局在改变,《京都议定书》的效力期限也即将终止,因此他期待哥本哈根会议可以催生一套与《京都议定书》完全不同、具有更广泛约束力的国际协议。
但是从哥本哈根会议的第一天起,谈判就注定艰难——发达国家、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以及直接受气候变暖影响的小岛国等多个集团的利益难于平衡。会议最后产出了一套具有政治性却缺乏法律效力的协议,参会国对控制气候变化达成了共识,并承诺减少碳排量,同时发达国家要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行动。Andreas博士认为,在哥本哈根达成的协议是大国间博弈的结果,这是对通过国际合作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理念的沉重打击,也会引起国际社会对这类协议效力的质疑。
合影留念
作为结论,Andreas博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理想模式应当综合考虑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两方面的因素,注重学习、处理、创新和适应的过程,制定出更具弹性和韧性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要看到世界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考虑到解决方案对不同社会造成的不同压力。Andreas博士的观点高屋建瓴,表述生动有趣,虽然报告长达三个多小时,但并无冗长之感,反而让人意犹未尽。
12月22日下午,Andreas博士又在地遥学院一层新会议室与北师大师生进行了题为《气候变化、社会技术体制以及行为变化》(Climate change, socio-technological regimes and behavioral changes)的座谈会,座谈会由董文杰教授主持。座谈会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哥本哈根会议再议;解决环境变化的社会技术体制建立探讨;以及社会学习群体的形成和行为改变的讨论。座谈会气氛热烈,与会师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就相关内容与Andreas博士进行探讨。最后,Andreas博士与北师大部分教师就进一步合作进行商讨并达成初步共识。
下午座谈会
地表过程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