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文|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实验室新闻» 新闻快讯
我校获得2012年国际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学术会议举办权
发布时间: 2011-07-21  

由国际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学会主办、美国南加州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国际综合风险管理学术会议于7月14日-16日在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主校区成功举办。这次国际会议是由日本京都大学防灾所(DPRI)与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从2001年开始举办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年度论坛基础上(共举办9届),由DPRI和IIASA牵头发起于2009年成立的国际综合风险管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Integrate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简称IDRiM)关于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系列性国际学术会议的2011年年会。我校曾承办了2005年的IIASA-DPRI年度论坛。本届会议的主题是:“重构灾害的科学体系、反思风险防范的不足(Reframing Disaster and Reflecting on Risk Governance Deficits)”,这届会议是在上次会议举办不到一年来(该系列第一届会议于2010年9月份于奥地利维也纳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举办),欧洲火山爆发、智利大地震、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发生大量石油泄漏事件,以及日本东北海域发生九级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等全球巨灾频发的大背景下举行的,目的是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寻找有效解决巨灾风险防范的良策,为人类提高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做出贡献。
本届大会通过大会特邀学术报告,午餐会特邀报告、大会学术报告、分会场学术报告,论文展示等多种方式,对巨灾风险防范,特别是针对日本东北海域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电站毁损展开了广泛的学术讨论。此外,针对灾害的社会脆弱性、恐怖风险、巨灾模型、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中的恢复性、风险沟通及其调查、灾害经济学、灾害对基础设施的影响、综合风险评估、评估灾害影响、灾害管理与防范、大都市灾害防范、灾害脆弱性、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防范、巨灾风险评价等论题展开了全面交流。本届大会还为青年学者专设了分会场,通过学术报告和论文展示,为本领域的青年学者活跃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本届年会上,我校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共有10名教师和3名学生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史培军教授主持了大会第三段全体会议并作了“政府在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中的作用”的大会报告,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下的综合风险防范科学计划(IHDP-IRG,2009-2019)项目办主任叶谦教授在大会上全面介绍了IHDP-IRG科学计划的内容及实施计划,以及两年来的进展。我校访问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格兰茨(Michael H.Glantz)教授和老道明大学葛奥戈(Adrian Gheorghe)教授也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我校在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引起了与会专家和同行的高度关注,由史培军教授主编,近期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中、英文对照版)》(中国第三代自然灾害地图集)得到了本届年会的高度好评,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著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专家、南加州大学皮特科(William Petak)教授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国家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在综合灾害风险评价与制图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原创性成果;日本京都大学防灾所所长、IDRiM的首任会长冈田•宪夫(Norio Okada)教授认为,这本地图集全面反映了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的时空分异规律,对中国以及世界防范自然灾害风险都有重要的作用,在综合灾害风险研究领域中具有里程碑的价值。
史培军教授赠送《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地图集》
在本届年会上,共有三位青年学者获最佳论文奖,其中我校在读博士生帅嘉冰展示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台风路径及其引发的滑坡间关系”论文获最佳青年学者论文银奖,青年教师吴吉东博士展示的“1976年唐山地震灾后恢复测度”论文获最佳青年学者论文铜奖,该奖项金奖被南加州大学一位在读博士荣获。
青年科学家奖颁奖现场
在本届年会前举办的IDRiM学会全体理事会上,我校因在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所取得的成就,并在史培军教授、李宁教授、叶谦教授和汪明副教授的努力下,获得将于2012年9月份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国际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学术会议的举办权。
我校高度重视发展灾害风险科学,在“211”和“985”工程的支持下,这一学科的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2009年获得我国第一个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科学计划——综合风险防范(IRGP-IHDP)的共同主持权的基础上,2011年又获得国家全球变化研究科学计划的一个项目(973项目),即“全球变化与环境风险的关系及其适应性对策”,为我校地学与资源环境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与争创世界一流学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