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文|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实验室新闻» 科研经验交流
科技盛会:创新的大地,需要更多领跑者
发布时间: 2016-05-30  

在人类的历史征程中,科学是如此的重要,但对不少人来说,科学又极其陌生。大众同科学的邂逅与结缘,往往是因为那些响亮而熟悉的名字以及他们背后催人奋进的故事。

科技领袖的发现与创造推动了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颠覆和重建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体认。而科学技术的深度发展和融合,也加大了世界各国对科技领袖和科技人才的渴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节点。科技领军人才对推动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让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遗憾的是,尽管我国人才总量已居世界之首,但大而不强的局面依旧十分突出。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能够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高水平竞争的世界级科学大师更是凤毛麟角。人才结构上的“软肋”正限制着中国自主创新之力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

对于科技领军人才的迫切呼唤,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共鸣,然而,如何培植和发掘这些“潜力股”,显然是一个更为现实与长久的命题。

从各国科学发展实践来看,科技领军人物的成长和新一代科技人才的培养,不可能脱离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实际工程需求和基础科研攻关的种种历练。与此同时,营造持续培育创新能力的土壤也同样重要。回顾钱学森、邓稼先、师昌绪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教育经历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在西方求学后逐步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的。是否真的是“外来的和尚”才会念经,这其中,很多关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理念依旧值得我们深思。

“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的好奇。”爱因斯坦的这句自谦之语,不经意间道出了科学的真谛。10年前,4位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奖者到清华理学院与清华学生座谈,当被问及“什么是科学发现最重要的因素”时,他们的回答着实让人有些意外。这些科学大师没有选择“扎实的专业基础”,甚至没有选择“勤奋和努力品质”,而是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兴趣与好奇心”。

诚然,一流科研成果的取得,定是建立在对科学问题持续关注和默默坚持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在基础研究方面,一个问题往往需要深度思考几年,甚至十几年。这其间,不仅要耐得住寂寞,更要摆脱来自外部的诱惑、功利与浮躁。可以说,没有足够的兴趣与强大的好奇心,便无法企及科学的峰顶。

今天,让我们倍感欣喜的是,屠呦呦、潘建伟、王贻芳、施一公这些曾经普通平凡的中国科学家,已经开始成为国际舞台上耀眼的科技之星。他们的执念与坚守,他们的求索与创造,正在改变着今日世界的科技图谱,也在改写着中国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但是,对于不断前行的中国来说,这样的阵容仍旧略显单薄。我国要在世界科技革命中抢占制高点,破解资源环境等约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是要做强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由此,在科技创新的时代潮中,我们需要更多的科技创新领跑者,以他们的智慧、引领与担当,为中国的创新发展导航、牵引,为中华民族的未来不断谱写新的辉煌。同时,我们更要营造出可以“宁静致远”的环境,一片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土壤。

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青年英才的培育者、科学精神的传播者。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和强大的智力源泉。为此,本报将从本期开始遴选一批活跃在科技战线上的典型人物,集中展示他们在推动我国科技经济发展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期待中国科技创新的勇士们,以更加雄健的身姿,活跃于世界科技竞争的舞台上,传唱一个民族的科技强国梦!

《中国科学报》 (2016-05-30 2版 科技盛会)

浏览次数: